XX县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   

 

XX县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县辖24个乡镇,561个行政村,20个社区,共有人口75.19万,其中农业人口67.11万,外出务工人数达20.6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一个典型的劳务输出县。全县0-18周岁以下农村儿童15.44万,其中农村留守儿童8万余人,比例达51.81%。在留守儿童队伍中,学龄前和小学留守儿童占52.19%,初高中留守儿童占48.77%。父母外出务工以双方均外出的居多,占总数的77.5%。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生存方式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承担抚养和教育责任,占留守儿童的80%以上;其次是寄养监护,即托付给亲戚朋友或邻居或老师看管,这种类型,初高中学生居多,约占15%左右;还有一种是无人监护型,即完全脱离父母长辈而独立生活,他们必须自己独立面对生活,其中包括未成年人“以大带小”或在校寄宿的情况,这种类型约占5%。

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亲子关系松散,致使留守儿童缺少应有的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及身心发展中面临着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生活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跟随祖辈生活,他们年龄偏大精力有限,科学育儿知识不足,加之一些家庭本身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容易导致留守儿童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身高体重不能达标。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给孩子的零花钱多,无节制地吃零食,孩子要么瘦得象豆芽菜,要么则过早发胖,体重超标。还有的孩子出现伤病,因监护人疏忽大意未引起重视及时就医,造成了严重不良后果。二是学习问题。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督导,隔代监护人对孩子溺爱和娇纵,加上年龄差距大,思想观念差异大,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无法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或重“养”不重“教”,孩子难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容易厌学、逃学甚至辍学;手头宽裕的父母,为弥补孩子,大把地寄钱给孩子用,使孩子养成了坐享其成、不思进取的心理,甚至认为读书无用,以致学业无成;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家庭劳力缺乏,家务、农活重,精力分散,导致学习成绩不佳。据调查,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的孩子中留守儿童占了40%,隔代监护的留守学生85%以上的学习成绩较差。三是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大多随祖辈生活,而祖辈们在科学育儿和与孩子沟通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他们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化解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日久这些留守儿童就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疾患。据调查显示,57%的留守中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轻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47.7%,中度为9.0%,重度为0.3%。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与父母的打工年限有关,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以这样的心理基础走上社会,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他们最终不但不能为社会作贡献,反而会成为社会的负担甚至累赘。四是道德行为问题。少儿时代是一个人身体、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家庭、学校的双重教育和监管。而与父母分离的孩子往往因代理监护人监管不严而达不到家庭教育效果,极易形成不良品质,甚至成为“问题儿童”。如有的孩子父母寄钱多,养成出手阔绰、奢侈浪费、攀比享受、好逸恶劳的恶习;有的受社会不正之风和不良人员影响,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偷窃扒摸;有的自制力很差,网瘾严重;有的精神寂寞,陷入早恋,耽误学业,损害身心健康等。这些“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与家庭教育的缺失紧密相关,也是导致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的因素之一。据公安部门统计,我县近五年来发生未成年人(0-18岁)刑事犯罪案件共60起,犯罪形式包含抢劫、抢夺、盗窃、寻衅滋事和吸毒等,其中,涉及到留守儿童犯案的占到68.7%。五是安全问题。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也是让家长和监护人觉得很头疼的问题。年轻力壮的外出后,留守在家的多是老人、妇女、小孩,家庭人单力薄,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侵扰、欺侮甚至严重伤害。留守儿童自身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侵害,或者“学坏”。另外,由于主要劳动力外出,一些不法分子往往趁机对留守家庭实施不法侵害。据公安部门数据,近五年来我县共发生未成年人受伤害案件94起,受伤害类型有故意伤害、交通肇事、绑架、抢劫、强奸、诈骗和猥亵等,这当中,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达90%以上。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完整下载本文需要VIP会员才能下载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