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汇编(12篇)(范文)

|   

 

在“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汇编(12篇)(范文)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在中国行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建立在全人类文明基础之上,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行,则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切合了中国人民的需要。近代以来,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的先进分子认识到靠中国的传统思想救不了中国,于是转向西方国家寻求救国真理,并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国人民是在长期的革命探索中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直到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才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进而才看到了革命胜利的希望。中国人民在救国救民的探索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也没有辜负中国人民,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高度的契合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蕴涵着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智慧成果。马克思主义源于西方又超越西方,源于诞生它的那个时代却又超越那个时代,既吸纳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也吸纳了人类文明的精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许多相容或相通之处,这是它能够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不断丰富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它能够被中国人民接纳、认同并经得起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检验的深层次原因。

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行,还在于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和强大的理论创新力,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也在于它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地捍卫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面向未来,我们必须继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

 


 

坚持理论创新必须做到“有的放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有的放矢”,包括了什么是“矢”——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的”——中国的实际是什么,什么是“放”——如何结合等三大问题。“有的放矢”是科学把握“坚持理论创新”这一历史经验的“万能钥匙”。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个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勇于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

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才能把稳“复兴号”巨轮前行之舵,创造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善于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 “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 , 真正做到放而有 “道” 、有“法”、有“术”、有“果”。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遵循。党的xx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提供行动指南。

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的四重要求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回答时代之问,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时代气派、时代风格的马克思主义。

一是回答“时代之问”。一种理论要成为伟大的理论,必须直面并回答时代之问。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必须直面时代挑战,回答时代之问,实现理论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二是凝结“时代精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从来就不是固步自封独立于人类文明大道之外特立独行的理论学说,而是从人类整体知识中发展起来的。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要博采众长人类文明的智慧成果,凝结时代精神的精华。

三是扎根“时代实践”。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的,具有鲜明实践品格。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要把理论创新发展的根子深深地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之中。

四是彰显“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必须彰显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打上时代烙印、刻铸时代标识。只有在回答时代之问、解决时代问题的过程中彰显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超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科学理论。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要坚持理论武装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xx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要始终坚持理论武装。一是理论武装统领于党的政治建设,服务服从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大局,其目的在于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深化理论武装关键在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教育,着力推动全党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三是推进理论武装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部分预览阅读已结束,您可以加入VIP免费下载本篇文档
开通【VIP会员】免费下载
立即赞助VIP
赞助会员免费下载